成人教育

ADULT EDUCATION

理论研究

  • 指向全民空间感知的终身学习体系:价值内涵、实践尺度及生成路径

    江颖;

    我国的终身学习思想虽已融入人们的生活,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也正在形成,但在实践层面,各地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定问题,人民群众对终身学习体系的空间感知度不高,空间意识尚未觉醒。据此,基于感官感知、心理感知、认知感知和行为感知对终身学习体系的实体、空间、氛围以及行动进行价值内涵的辨析。在实践尺度上,依据“起点—过程—旨归”的刻度,倡导建立起易达性的空间组织、均衡性的空间配置和融合性的空间生态。在生成路径上,鼓励实施落地落实的制度感知、场域嵌入的服务感知、技术支撑的临场感知、跨界协同的行动感知,使它在空间形态上延展得更宽泛,在时间维度上拓展得更长远,这样才能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大国建设提供高质量服务。

    2025年08期 v.45;No.463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人工智能赋能成人教育解放的困境与纾解路径

    徐婉怡;卢朝佑;

    人工智能在助推成人教育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客观上阻碍了其发展。基于弗莱雷的主体意识觉醒、对话教育运用、反思与行动融汇的解放教育理论主张,探讨人工智能对成人教育解放的反向抑制。为破解成人教育解放困境,打破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统治地位,重新定义教育各环节中成人学习者、教师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动态关系。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学生个性化助理、教师教学辅助者、教学实践评价者的适切功能,避免人工智能应用中的伦理越界行为,这样能够更好地建立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对话关系,加快成人教育的数字化进程,实现新时代人工智能赋能的成人教育解放。

    2025年08期 v.45;No.463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实践探索

  • 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

    吴杰;

    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府职能的核心定位体现在明确社区教育的公共服务属性、加快构建制度体系、确保公共财政投入到位、建立多元供给模式等方面。从职能层级机构、职能实施主体、职能实现形式三个方面分析政府履职情况。在职能层级机构方面,存在职能空泛、职能失调等问题;在职能实施主体方面,呈现出管理体制多元分散、办学主体各自为政、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等特点;在职能实现形式方面,存在办学自主权未得到落实、办学成效评价机制缺失、社会力量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通过以上分析,能够更全面深入地把握政府在社区教育履职过程中的现状与不足。未来应通过健全政府组织架构、优化政府职能结构、健全监督机制、明确办学标准、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办学等举措,提升政府履职效能。

    2025年08期 v.45;No.463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9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社区生态文明教育的三重审思

    王蕊;

    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社会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社区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培育居民生态文明参与能力的关键途径与重要手段,其作用不容小觑。当前,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存在居民生态文明意识淡薄、认知片面、参与度偏低等问题。优化社区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是:培育生态文明教育主体,发挥多元主体聚合效应;优化生态文明教育内容,涵养居民生态价值观念;创新生态文明教育方式,树立居民生态文明意识;完善生态文明监管机制,塑造居民健康生活方式。

    2025年08期 v.45;No.463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2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普惠视域下基于OMO模式的老年教育共同体:理念阐释、环境分析与路径建构

    吴严超;沈光辉;曾娜贤;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养老普惠服务已成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需求。通过PEST分析可知,宏观环境对老年教育共同体建设相对友好。从实践角度看,OMO模式通过联动党政部门、教育机构、社会团体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发挥“互联网+”的倍增效应,推动老年教育共同体理念有效落地,并助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展现出较强的可操作性。其策略包括强化权威动态引领、夯实社会合作基础、实施分门别类导航、推动体系模块发展和完善平台多元配套等。

    2025年08期 v.45;No.463 30-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远程教育

  • 慕课服务高质量终身学习的国际实践与本土思考

    张珐;王宇;

    打造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要求。经过十余年发展,以Coursera、edX等为代表的国际慕课平台在服务终身学习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在平台定位上聚焦职业导向和生涯发展,在内容供给上形成可堆栈的课程产品体系,在平台功能上强调基于生成式AI和学习分析的设计开发。我国应充分发挥已有的慕课规模优势、质量优势和制度优势,聚焦成人学习,面向终身学习需要,拓宽慕课的应用场景,加大微专业项目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提高学习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逐步形成慕课服务终身学习、支撑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数字教育新模式和中国方案。

    2025年08期 v.45;No.463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人在线教学应用场景构建——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

    龙江燕;王江雁;张红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正在深刻影响教育变革,为成人在线教学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技术环境中的生态因子,重构了成人在线教学生态系统。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人在线教学应用系统的生态结构,详细阐述了该系统在学习方式、课程环境和平台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应用以及整个系统的运行功能,探讨了系统中存在的智能技术限制因子、教师生态位、成人在线学习节律等生态效应,并从能量流与物质流的供应、信息流的传输和接收、优化教师生态位、遵循成人在线学习节律、规避技术限制因子影响等角度提出优化策略,维持整个系统的生态平衡。

    2025年08期 v.45;No.463 45-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7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职业教育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培训政策的执行阻滞与优化路径——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的分析

    刘孙渊;陈静;

    培养创新型人才,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职业培训政策的持续发力。基于史密斯政策执行模型分析发现,政策文本内容相对滞后和执行主体活力匮乏的双重桎梏、目标群体认识的分化壁垒与执行环境的制约瓶颈是阻碍职业培训政策执行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后续执行职业培训政策的过程中,需要从多种途径入手改善政策执行效果,通过改进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手段、优化职业培训政策架构、激活执行主体核心内驱力、凝聚政策目标群体共识、塑造政策执行优渥环境,从而确保职业培训政策执行目标得以实现。

    2025年08期 v.45;No.463 52-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6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职业教育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内涵要义、现实挑战与定向对策

    徐兰;梅阳寒;王军;

    在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不仅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赋能行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纽带,更是支撑我国强国战略目标稳步实现的有效保障。然而,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着人才培养范式缺失、人才培养效能不足以及人才评价体系阙如等现实挑战。因此通过搭建产科教协同育人平台,以创新型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以过程性、增值性评价为媒介,以培养标准体系建设为指南,驱动人才培养紧贴行业数智化转型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持和应用型技术积累。

    2025年08期 v.45;No.463 62-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职业教育推进脱贫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优化策略

    邓文勇;孙婵婵;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人才是推进乡村振兴进程的重要力量与内驱动力。目前,我国脱贫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已踏上赋能乡村人才振兴的新征程。然而,职业教育在推进脱贫少数民族地区乡村人才振兴过程中,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培养体系不健全以及培养资源短缺等现实困境。基于此,应通过外引和内育双管齐下,增加人才总量;实施分类精准培养,提高人才质量;调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培训项目内容范围,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教师资源及课程资源建设,保障人才培养资源。

    2025年08期 v.45;No.463 70-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0K]
    [下载次数: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蕴、逻辑理路与实践路径

    张慧;李晖;

    教育家精神是教师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于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引领“双师型”教师夯实理想信念之基、推动“双师型”教师德技并修、赋能“双师型”教师育人能力提升、激励“双师型”教师终身学习。基于此,应结合认知—情感—意动理论,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遵循认知逻辑、情感逻辑、意志逻辑和实践逻辑,从强化理性认知、加强情感体验、促进反思内化和强化实践能力等方面,促进教育家精神更好地引领“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2025年08期 v.45;No.463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他山之石

  • 老龄文明缘何赋能高等教育顶层设计——基于五大洲10所老年友好型大学建设情况的审思

    丁苏怡;

    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困厄”和“负荷”,从单一“助老”到多维“享老”的积极老龄观成为加速到来的老龄化社会“扭负为盈”的“破题之思”。在全球老年友好型生态系统的构建中,一项“老年友好型大学全球倡议”联结了世界各地的110余所高校,携手实现老龄文明的共同梦想。为了解高等教育领域推动老龄友好的国际经验,对五大洲10所老年友好型大学进行全方位考察,研究发现它们的典型特征包括:在政策驱动与地缘优势中挖掘老龄友好的教育潜力,在系统转型与使命重组中推动高等教育的组织变革。这些高等教育机构在建设老年友好型大学过程中涌现出独具特色的创新做法,包括在教学科研中塑造老年学学科优势,开展代际友好项目,让老年人成为终身学习主角,增强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等。这些创新实践成果,为我国建设老年友好型高等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思路。基于此,建议从顶层设计层面重构我国老龄文明赋能高等教育的价值理念,拓展对外合作渠道,优化内部组织架构,完善教育教学内容,以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在老年友好建设领域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08期 v.45;No.463 85-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6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投稿须知

    <正>稿件要求:1.稿件内容要符合本刊收稿范围要求。目前的收稿范围:成人(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与宏观研究等。2.稿件正文一般不低于8500字,稿件要具有原创性,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均应在参考文献中规范标注。所有投稿的稿件,复制比应低于20%,与单篇文章重复率应低于5%。3.文责自负,作者不得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不得有一稿多投、不当署名、伪造、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4.文章标题、作者及其工作单位、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基金项目、参考文献等项目应严格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请参照投稿平台模版格式)进行编写和排版,不得缺项;稿件中应包含文章标题、作者姓名及单位、摘要、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2025年08期 v.45;No.463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