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

ADULT EDUCATION

理论研究

  • 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变迁的发生机理、效能审视与优化路向——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

    吕长生;张瑞娟;焦方瑞;厉毅;

    运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构建“制度变迁理论—制度效能理论”的分析框架,阐释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变迁的发生机理及其产生的效能,并提出优化路向。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变迁的发生机理在制度变迁理论框架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宏观的深层结构上,我国终身教育政策变迁受政治、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中观的制度演进上,在深层结构的影响下,我国终身教育政策产生了三个关键节点,推动了政策渐进发展,但也在学习效应、高昂的变革成本和协同效应等影响下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强化趋势;微观的动力机制上,不同政治行动者的价值偏好选择驱动政策的生成与变迁。在终身教育政策变迁过程中,我国终身教育在地方制度建设、资源平台发展以及实践探索上呈现出了良好的政策效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展望未来,我国终身教育政策还需通过植根深层社会结构、抓住变迁关键节点和聚合多重动力机制来优化发展路向。

    2025年10期 v.45;No.46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实践探索

  • 老年人数字融入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基于CNKI与WOS文献计量分析

    傅蕾;蒋亦璐;柴泽英;

    当前,促进老年人数字融入已经成为全球议题。为比较国内外关于老年人数字融入路径研究的特征与趋势,采用知识图谱法对CNKI和WOS两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在发文特征上,国内外研究均呈现低开高走、多学科分布的特点,但国外的发文量更大、学科分布更广。在研究热点上,国内外研究均遵循“路径准备—路径建构”的逻辑思路。国外关注路径准备,强调以实证方式探讨技术和心理层面的影响机制;国内关注路径建构,强调以思辨范式设计系统性融入路径。在研究演进上,国外研究经历了“技术应用—影响因素—场域拓展”的过程,国内研究经历了“理念提倡—行为探究—路径生成”的过程。建议未来我国老年人数字融入研究注重原理探索、加大实证比重等,并且在实践中推进技术适老化、完善教育支持体系并关注心因性影响机制,助力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

    2025年10期 v.45;No.465 1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2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数智时代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的创新模式探析——基于老幼共融视角

    于颖;王祥凤;

    数智时代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是一项国家战略性任务。老年群体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不高,而且面临政策支持缺位、感知存在偏差、应用能力薄弱、适老化服务缺失等诸多现实困境。老幼共融作为积极老龄化战略下的代际互助养老理念,可有效促进老年人数字素养与技能水平的提升。为此,有必要构建老幼共融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育模式:确立老幼数字素养融合发展目标、遴选适老化主题内容、开展协作解决问题活动、创设适老化数字环境、建立多维分层评价机制等。该模式将促进老幼两类群体协同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从而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当代数字生活,增进福祉。

    2025年10期 v.45;No.465 2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银发数字素养:二阶八因子模型恒等性检验与潜在剖面分析

    陈杰;马丽华;杨玉明;

    人口老龄化叠加数字化转型加速,是银发数字素养研究的独特社会背景。基于此,提出银发数字素养二阶八因子模型假设,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跨区域恒定性检验和潜在剖面分析。研究发现,该模型拟合较好,通过了实证检验。测量恒等性检验表明,上海三个不同区域的银发数字素养具有相同的意义和潜在结构;潜在剖面分析表明,银发数字素养可分为三个类别:第一类“开启数字生活”,以数字认识为基础、数字安全为保障,注重数字设备操作;第二类“乐享数字便捷”,以终身学习为支撑,注重数字技能的综合运用;第三类“践行数字文明”,以数字责任为引领,注重数字内容生成。据此提出遵循银发数字素养发展规律、紧扣培训需求、提升培训合力等建议。

    2025年10期 v.45;No.465 33-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5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远程教育

  • 生成式碎片化学习双生态系统构建与策略研究——基于符号互动论视角

    陈其晖;仲楚涵;杨劲松;

    在“教育4.0”时代背景下,成人学习逐渐向线上化发展,学习时间分散,碎片化学习成为常态,成人学习者常常面临认知负荷过重、个人知识孤岛与知识应用低效等问题。如何在碎片化学习环境中有效构建连续的信息链路,以实现知识的深度整合与系统化应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结合生成学习理论与符号互动论,通过分析碎片化学习过程的各个阶段,构建了生成式碎片化学习双生态系统框架。这一框架从“社会互动学习生态”“个体建构学习生态”两个层面构建互动循环双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元认知调控的碎片化学习五阶段策略,旨在支持成人学习者在碎片化学习环境中实现深度学习与知识建构,最终推动学习效果的整体优化。

    2025年10期 v.45;No.465 43-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5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5 ]

职业教育

  • 社会互赖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运行机制与路径优化

    李祥;王金玉;

    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是“双向奔赴”,具有价值整合的必要性和赋能实践的可能性。基于社会互赖理论视角,高职院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基本定位在于内聚核心目标,形成积极互赖,同时强化心理过程,避免消极互赖和无互赖。高职院校基于基本定位,从“为什么”的驱动机制、“怎么做”的实施机制、“谁来做”的协调机制、“保底线”的约束机制等四个方面生成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运作机制。但是,高职院校与乡村之间因共识不足、能力错配、条件堕距和政策失衡,彼此之间存在互赖困境,高职院校难以深度融入乡村场域。因此,要从目标互赖、合作互赖、资源互赖、管理互赖的维度施策,协同推动积极互赖的愿景生成,提升高职院校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质量和效率。

    2025年10期 v.45;No.465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从外源到内生: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实现路径

    陈良;

    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当前,受路径创新难、主体聚合效应不强、政策效力不足等方面的制约,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了外源性资源汇聚的单一路径依赖。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单元,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创设内生机制来实现,内生机制能够与外源式路径在制度创新、机制衔接、载体共享、过程同步和引领推动等维度形成互嵌,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市域产教联合体推进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互融共生模式,互融共生模式的构建通过市域产教联合体目标的生成与优化、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协同、机制创新、适配度提升、理论与实践的协同等维度实现。

    2025年10期 v.45;No.465 6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1K]
    [下载次数:2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职业本科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建设现状、构成要素及提升路径

    罗校清;郭飞雁;晏园;

    厘清职业本科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是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稳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对当前51所职业本科学校办学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发现普遍存在办学定位模糊、本科教学经验不足和科研能力薄弱等问题。为此,提出从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关键要素和拓展要素来构建关键办学能力,从坚持“三项”办学原则、聚集“四项”重点工作、落实“五个”关键环节来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以助力职业本科学校瞄准办学定位、抓住办学关键、激发办学活力和提升办学水平。

    2025年10期 v.45;No.465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他山之石

  • 英国职普融通项目:变迁、动因与趋势

    宋亚峰;汪萌;

    职普融通是建设现代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英国职普融通项目历经框架奠基、打破壁垒的初建阶段,反思调整、相互渗透的发展阶段,职普并重、等值互通的深化阶段,最终构建了灵活贯通、健全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此过程中,经济周期动态调整、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及社会文化观念演变共同构成英国职普融通项目变迁的结构性动因;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预期与退出成本成为形塑职普融通变迁样态的内生性动因;政府、高校、雇主等行动者间的利益博弈及改革张力形成推进项目演进的驱动性动因。未来,英国职普融通将从义务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阶段全面发力:职业启蒙教育深入幼小阶段,继续教育自“分轨”走向“合轨”,学位学徒制由“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v.45;No.465 76-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3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美国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主要特征与借鉴启示

    张爱芹;刘磊;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发展老年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而老年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当前,我国老年教育在课程设置、内容组织和功效发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通过分析美国老年教育,发现其课程建设以需求为导向,涵盖本我价值(个体兴趣满足)、自我价值(社会服务实现)及超我价值(精神追求升华)的多层次目标,并以此为逻辑底座,构建了美国具有法律支撑的课程建设制度,确立了多元机构参与的课程建设主体、程序严格的课程开发机制、多元包容的课程内容与学习方式。基于此,结合我国老年教育实际,提出构建分层分类的老年教育课程布局体系、建立完善的老年教育课程生产更新机制、设计类别多样的老年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建立稳定的老年教育课程建设支撑体系等,以期推动我国老年教育课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期 v.45;No.465 87-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投稿须知

    <正>稿件要求:1.稿件内容要符合本刊收稿范围要求。目前的收稿范围:成人(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远程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职业教育理论与宏观研究等。2.稿件正文一般不低于8500字,稿件要具有原创性,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版还是电子版,均应在参考文献中规范标注。所有投稿的稿件,复制比应低于20%,与单篇文章重复率应低于5%。

    2025年10期 v.45;No.465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3 ]
  • 下载本期数据